鳳凰兩會特別策劃|2023對話代表委員
李楚源代表:立法規范家庭過期藥品回收 多策并舉助力中醫文化“永葆青春”
2023-03-12 14:40:57 鳳凰網
疫情期間,民眾家庭備藥量大幅增加,“囤藥過期如何處理”成為不少人關心的話題,此前網絡流傳的大量布洛芬被棄視頻,進一步推高了話題熱度。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楚源提議為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立法,引發社會關注。
圖: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
李楚源在接受鳳凰兩會記者趙國瑞采訪時稱,家庭過期藥品屬于危險廢物,處理不當會污染生態環境,《中國家庭過期藥品白皮書》顯示,我國近八成家庭備有小藥箱,其中90.1%的受訪者有過隨意丟棄過期藥品的經歷,所以對于過期藥品回收,李楚源認為,“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涉及多少,都值得關注”。
事實上,廣藥集團將家庭過期藥品回收作為公益活動已堅持20年,累計回收藥品1600多噸,惠及6億多人次,有經驗,有成效,也了解癥結所在。李楚源向鳳凰介紹,廣藥集團的這項公益活動始于2004年,以授權定點藥店的形式回收家庭過期藥物,并為消費者免費更換。
圖說:廣藥集團堅持過期藥品免費回收公益活動已20年
多年來,廣藥集團與各大連鎖藥店建立“永不過期”聯盟,與阿里健康、京東等攜手建立線上回收機制,在藥店、醫院等設立線下回收網點,活動遍及全國200多個城市,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回收網絡。2014年,廣藥集團還因此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廣藥集團回收家庭過期藥品的公益實踐獲得了多地政府的持續關注和政策支持,也推動了許多地方性規范出臺,但這些文件并不具備強制力,且存在權責劃分不清的情況?;仡?0年來的實踐經歷,李楚源感嘆,“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是一個系統工程,有賴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兩會期間,李楚源建議將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寫入《藥品管理法》,明確家庭藥品回收的責任主體,并規范流程。他提議以立法手段,幫助消費者樹立安全用藥和規范處理過期藥的意識,嚴懲非法購銷過期藥品的行為,呼吁政府在條件允許時,牽頭設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建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網絡,并對過期藥品回收定點單位給予一定的合理的經濟補償及相應的政策支持,以提高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的效率及水平。
據悉,今年廣藥白云山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公益活動步入第20個年頭,活動將于全國“兩會”后立即在北京啟動。廣藥集團計劃在今年的活動中,以“防疫不囤藥,健康不過期”為主題,線上線下共同開展回收活動。在線下,全國200多個城市6000多家“永不過期藥店”將陸續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在線上,市民可以登陸廣藥白云山天貓旗艦店和廣藥白云山京東旗艦店,聯系店鋪客服確認后,消費者可將家庭過期藥品快遞到指定地點,收到過期藥后,店鋪會在3個工作日內向市民發放滿減優惠券?;厥盏倪^期藥品將運至處理點作統一銷毀。
李楚源代表的另一項建議,則聚焦中藥材產業,著力構建中藥鄉村振興聯盟,幫助農民增收。在廣藥集團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的背后,是近年來中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包括廣藥自身在業務上的銳意進取。
2021年,廣藥集團首次躋身世界500強,成為世界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國際權威品牌價值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的榜單中,廣藥集團品牌價值位列全球最具價值醫藥品牌第18位,達21億美元。
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兵”,李楚源對行業未來發展有著深入的思考。他認為中醫藥企業把握未來市場機遇,需要圍繞“六化”發力:利用現代科技開發中醫藥,推進中藥現代化;組建具有行業引領與示范作用的產業平臺,推進中藥產業化;積極開發大眾健康產品,推進中藥大眾化;著力拓展海外市場,推進中藥國際化;貼合年輕群體需求改良營銷模式,推進中藥時尚化;普及中醫知識,弘揚中醫文化,推進中藥科普化。
對于廣藥集團未來的發展路徑,訪談中,李楚源著重強調了運營“老字號”的新思路。廣藥集團提出“時尚中藥”發展理念,組建包括諾獎得主在內的高水平研發隊伍,貼合年輕群體消費喜好和習慣,運用現代技術、工藝手段,積極開展跨界合作,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的融合創新,讓“老字號”以更前沿的方式觸達年輕消費者,確保老字號“永葆青春”,讓“國貨”變“國潮”。
圖:廣藥集團旗下有12家老字號,10家百年老字號。
對于中醫藥出海,李楚源認為,中醫文化和中藥產業的國際化不可或缺。廣藥集團是中藥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先行者,文化傳播方面,廣藥集團積極建設中醫藥科普平臺,廣建中醫藥博物館;產業布局方面,廣藥集團近年先后在澳門設立國際總部、開辦制藥廠,并成為當地首家取得中藥制造準照、藥品批文和中藥制造GMP證書的內地企業。
圖:廣藥國際(澳門)青洲制藥廠是澳門首個符合現代GMP標準的中藥制劑制造示范工廠
港澳地區國際化程度高,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是中醫藥國際化重要的宣傳窗口,但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仍然面臨產業協同發展程度有待提高、藥品注冊體系不能互認等挑戰。
對此,李楚源提議,應加快推動粵港澳中藥產品注冊互認互通,推進三地在中醫醫療領域規則銜接、制度對接、要素連接,同時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醫療服務標準化研究機構或平臺,加強相關研究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動三地中醫藥標準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此外,就如何盡快推進粵港澳中藥產品注冊互認互通,李楚源代表還提出了盡快編制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鏈長制發展規劃,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粵港澳藥品注冊及中醫醫療服務標準互認互通,推動建立三方均認可的試驗數據認證體系;注重科研人才和創新資源的相互融通;加快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和中醫藥標準國際化進程等具體建議。